38家企業已與淡水河谷達成5000萬噸以上長協礦協議;鋼材市場反彈,鐵礦石消耗量增加
高昂的長協礦價格,愁云慘淡的鋼材市場———這讓我國大中型鋼企從去年年底就陷入了集體巨虧之中。因此在今年的長協礦談判中,降價至少40%以上,成為中鋼協的一條底線。但和大型鋼企態度迥然的是,一些中小型民營企業卻已經和礦業巨頭簽署了長協合同。
中小鋼企 達成協議
記者從一位業內人士處獲悉,目前已經有35家中小鋼企和巴西淡水河谷達成長協礦協議,這35家鋼企和淡水河谷達成的進貨量大約為5000萬噸。這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數字,去年全年,淡水河谷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也不過是8500萬噸左右。5000萬噸的大訂單讓淡水河谷有充分的信心對今年的鐵礦石談判“不著急”。
另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則給出了一個更新的數據:“35家?那是1月份的舊數據了,F在至少有38家中小企業和淡水河谷簽了長協合同!彼诘墓疽矊儆谶@38家企業之一。“我們剛剛從淡水河谷買了一船礦石!
前幾批得以與淡水河谷簽約的前提條件都是交納高昂“入門費”———“按照2008年的長協礦價格從淡水河谷買一船鐵礦石”,但是隨后淡水河谷放松了條件,連“入門費”也免了,只要企業有一定實力,通過考察即可納入其長協框架之中。
山西某鋼鐵公司,是首批搭上長協資質這條船的中小鋼鐵企業之一。該公司在去年11月正式和淡水河谷簽訂了長期鐵礦石供貨合同。